数据驱动的
互联网营销和运营

分享经济数据化监测在市场活动场景中的应用分析【精简版】

在今天,”分享经济”这个词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的,依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

什么是分享经济

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在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支付、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分享经济成为可能。

从分享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来看,闲置资源是前提,用户体验是核心,信任是基础,安全是保障,大众参与是条件,信息技术是支撑,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是目标,也构成了分享经济的六大特征。

以小见大

从分享经济数据化监测在市场活动场景中的实际应用预见其未来价值能量:

分享经济的核心特征第一点便交代了: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尤其是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使得海量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得以迅速建立联系。互联网平台并不直接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参与者连接起来,提供即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信用保障。离开互联网,现代意义上的分享经济将不复存在。正是如此,在产品形态上,基于当前市场活动(品牌营销活动、会议、展会等)所面临的两个痛点(精准性传播和降低无效宣传资金投入)做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平台产品模型,如下图:

其实这个模式模型并不复杂,是一种基于微信朋友圈“天然信任度+行业关联性”,实现基于结果付费奖励的ZRP(零风险)推广传播机制。

一次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展会、会议、亦或者是品牌市场活动),永远伴随着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核心:关注者的目标群众受众要相关度高,最好就是我的目标客户群体;两个基本点:经费的合理利用,最大化和品牌传播的广泛性。

紧抓着“一个核心和两个基本点”其实也就是紧抓大家耳熟能详甚至耳朵已经磨出茧子的“痛点”。

当微信在今天成为了近乎人人必备的时候,也就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分享经济探索和实践的土壤,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一点就是,你的微信拥有着一定的好友,无论是几十、或者几百、亦或者是几千也好,人的社交属性促使着你不可能“孤身一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甚至可以如此定义: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天然的数据库。因为我们的生活、工作上,让我们贴上了标签。

分享经济如何运转

那么,介绍了这么多,分享经济在活动领域的市场场景应用模型到底是如何运转的?

其实原理或者应该该说过程非常简单,如前文介绍,我们需求构建的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并不直接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参与者连接起来,提供即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信用保障的平台。

这一个平台整合的是有需要精准传播和精准辐射自身受众群体需求的会议、展会、品牌活动讯息。在过往,如果我们要传播和推广一个活动,我们的做法是如何?

投广告、发宣传PR稿等等,巨大的资金投入背后确实无法得知结果的反馈,ROI数据一致困扰着我们,甚至在广告圈子传播着这么一句话:“50%的广告推广投入费用我们是浪费了,但浪费在了哪里,却是不得而知!”

另外一点要和大家达成一种共识,其实并不难理解,那么就是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方或者主办方,您是否会去筹备一场和你自身行业毫不相关的活动,我想大家答案将是:不会!如此,那么分享经济在市场活动场景应用领域要进行实践的各项因素齐全了,其成为了可以实现并进行实践的产品模型。

“分享经济”的传播和效果放大化是必须要有一个基础人群的,而且这个人群必须有着共性的属性标签,那么谁最合适,不言而喻——组织者!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我们实现一种如此的机制:

组织者在平台创建并发布“任务”,组织者自身群体(内部员工、合作伙伴、行业资源群体等)构建成分享传播的基础底层人群,并以此构建成最原始的社群体系,本体系构建的目的有两个:1.规则的说明和讲解 2.允以最高利益纽带维系,因为利益的捆绑才是关系牢固和参与积极性的保证。

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做:1个人背后,其实都有近乎250个人的存在。那么我们设定规则是:如果A在基础社群体系中,在传播过程中BA的社交体系中的一员,B通过A的分享参与了本次活动之中,并完成了报名(付费或者其他转化点),那么A将从组织者或者主办者中得到丰厚的利益回报,而AB由于存在着直接的社交联系,那么A的回报方式和如何获得是可以与B进行分享的,B便也可参与其中,AB本身这个过程中, 两者是存在着拥有共同属性标签的,那么我们不难判定,在B的社交体系中也必然存在着与A一样的属性标签,如此滚动下去,我们将实现一种指数级的影响力传播和扩散,而凡事触发转化点的人,必将是与主办方或者组织方所期望的具备某种属性标签的人。而这种基于转化点(结果)进行有偿奖励的机制,将资金的投入进行了有效的监测,让其ROI数据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钱花到了哪里将变得清晰透明,而传播的属性则在过程中变成了附加。

这种模式介绍到此,我相信懂得营销的朋友,肯定会想说,这根本就是微商模式(传 销模式)在市场活动领域的变向应用嘛,其实这么说不无道理,只是有所不同的在于,我们将其进行了互联网技术平台化。

平台化价值体现

平台化的一个巨大价值便是,过程中可以数据监测和管理。因为是平台,那么必然能够通过技术实现,在某一个任务执行过程中,究竟是哪些人活着组织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结果反馈,而在传播过程中是否存在诸多这样的属性群体,其与我并非具备着直接的社交联系,而是通过某些人或者群体的分享进而影响到的受众,但是其的能量价值通过基于结果的数据监测发现是巨大的,这将对发起方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其梳理了自身的资源关系群体,从而凝练了资源的价值“远与近”。

在信息化今天,当社交不再接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时刻,我们往往觉得身边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和资源体,而到底那些是真正具有价值的,哪些其实是无效的交际和社交,实际的合作将是最好的探索和验证,而数据的监测将是最直接有效的说明。

分享经济在会议会展和活动领域的探索和真正的价值体现便是在这里,而这与微商和传 销有着根本的不同,平台提供的只是一种链接的功能和数据化的监测能力,平台链接了主办方或者组织方自身周边的各向深度的社交关系,并通过平台配有的数据监测统计能力进而梳理这些资源的能量,让我们更加的在这个什么都没有时间昂贵的今天,集中精力和所有的优势资源进行与自己更加切合的资源做匹配,将自身市场利益价值最优化、最大化。

如上图某汽车行业会议,利用分享经济的模式,通过整个环节的平台数据监测得到的结果统计,组织者和承办方构建了一个基于行业(汽车)相关性的76个人的基础社群,人员主要有主办方和承办方的领导,市场、公关、销售等一线工作人员,行业协会相关领导,合作机构的领导组成。基础人群社群的建设人群属性品质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后面的传播效果和转化结果。

通过平台,每一位基础人群社群成员均可以得到一个进行了技术参数标注的本次会议活动的专属的URL链接地址,这也是实现基于结果的数据监测统计的技术可实施性的保证,因为“一对一”方能做好数据的分离和统计分析。

从统计结果上可以看到,整个环节持续了将近20天的时间,从最初的76人核心基础人群社群,逐步扩散影响到有381人参加分享传播,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分享达到了673次,累计访问量达到6728次访问,累计售票达到150多张,单人最多的奖励收益在1044元,而活动的票价才580元,其不但获得了参与活动的门票资格,更加在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收益。

一共有381人参与分享,而最终共有86人从中获得了实际的收益,也意味着这86人在本行业领域内是具备着传播力并且拥有者分享精神和影响力的,甚至中存在着一人影响多人的效果,那么通过平台的分享经济模型+数据的效果监测,我们实现了数据的凝练和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的人群划分,构建更加具备高精准价值的社群体系,因为每一位分享的参与者,其的分享能量,参与的活跃度,转化结果都将通过平台实现了数据的监测。

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设想,如果通过今天的信息技术和平台,任何一个组织或者资源体,通过不同类型的市场活动,将自身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数据监测从而凝练了资源的价值“远与近”关系,针对不同的属性标签的资源价值构建了不同的自身社群体系,那么在未来,是否还需要所谓的中介来辅助完成某些目的?市场活动期望达到精准人群的覆盖还是否难以企及?巨大的经费投入却无法对结果有效监测和反馈,还将是无法实现的吗?

以小见大,分享经济在会议、展会、活动领域的尝试探索,第八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活动中,通过此种分享经济模式,活动的传播在短短两周时间得到了几万PV的访问传播量;在禅茶展上,以这种模式,大大缩短了招展工作的时间周期,并提升了展商的行业匹配属性,在GIEC2016全球互联网经济大会和房车江湖会以基于售票结果的奖励机制,大大促进和提升了在移动端的票务的销售量,实践和探索的结果侧面证实了,分享经济形态在市场活动场景中的应用是有空间和价值的,并在打破传统的市场活动经营形态和模式,冲击着以往的形态。

虽然分享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下依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分享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分享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并将成为人类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作者:

袁帅,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运营出身,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网络营销师,SEM搜索引擎营销师,SEO工程师,专注互联网数据分析运营,现为会点网事业合伙人,运营负责人,贸促会—今日会展联盟VIP个人会员,互联网数据官ICDO原创作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igiMaxDigiMax » 分享经济数据化监测在市场活动场景中的应用分析【精简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